时间:2025/7/14 8:45:34 编辑:天星规划
写这个文章的题目,没有贬低新密溱洧水城的意思,免得新密有些喷子们的非理性攻击,只是客观的分析一下现状让大家思考。
新密市举全市之力投资28亿修建的溱洧水城,终于宏大开业,加上新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程参与,开业场面非常壮观。加上新密本地的网红们一起助力宣传,宣传声势高涨,感觉宣传攻势像天气一样热浪滚滚。现场的人气也跟天气一样,人山人海,第一波单是新密的80万人轮着逛都得好多天才能轮一遍,然后接着是郑州及周边县区,虽然一面是酷热的超高温天气,也没有挡住人们的旅游热情。
在各个短视频平台上以及各个自媒体空间,都有铺天盖地对新密溱洧水城的相关宣传,当然有正面宣传的也有质疑的。
正面宣传的是:新密的大手笔投入,水城概念,网红场景打造,活动氛围,文化演艺项目,本地的文化特色植入等等。并对相对冷清的巩义偃月古城以及荥阳的中原奇遇记做了比较,人为新密更有优势,文化底蕴深厚,政府投入大,古建特色足,场面大,能够走的更远。
相关的质疑有:溱洧水城作为景区名字“溱洧”两个字是冷僻字许多外地人不认识,不如叫新密古城更大众化;这么大的投入在全国古城遍地没有几个能持久的,并且大庸古城已经被央视批评报道的情况下,新密古城未来也不看好。巩义的偃月古城以及荥阳的中原奇遇记现在都已经相对冷清。
不管正面的也好,负面的也好,我们来一个客观的评判。溱洧水城能不能持久?关键是看景区本身能不能形成一个自身的造血功能,能不能靠一个持续盈利模式形成一个持久的良性循环。
我们先不搞其他综合条件的评判,先对目前溱洧水城的持续盈利模式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,分析后相信大家就都会有自己的判断。
目前溱洧水城采取免费参观模式,不收门票,主要靠内部的二销项目盈利。现有的收入包括停车费、餐饮、购物、游船等,维持景区运转的开支包含:人员工资、水电费、宣传费、演艺人员支出、保洁、垃圾清运以及其他相关费用,这还不包含前期投资的相关利息以及固定资产、设备折旧等费用。为了保持收益,必然适当提高餐饮及购物等的价格,适当增加二消项目,靠源源不断的大众客流形成购买力,从而形成水城的盈利,这跟中原奇遇记的模式有点像,不过这里多了一些二消项目,如果现在状况能保持盈利的话,就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。
我们要看消费数据,不能只看人流量,只有将客流转化为经济效益这个景区才能保持持续。当然有人会说可以不要单一景区的效益,要看整体对当地的带动。这也是一种模式,在前几年房地产兴盛时代,这个模式比较流行,通过一个龙头项目带火一个区域或者一座城,当时都比较成功,但时过境迁,现在已经不是曾经的过去,地产时代已经结束,现在面临的是消费降级、经济下行,星级酒店都出来摆地摊了。如果当地政府不考虑单一景区的效益,能够持续输血,那也是一种模式,但不知道能够输血多久,靠哪里取得回报?
还有一种模式就是变成一个有门票的景区,这是大多数景区普遍采取的模式,也是比较成功的模式,但凡大品牌景区都会遵循旅游行业规律,收取景区门票。不要小看了收门票,收了门票就必须有管理,必须考虑盈利能力,必须做好各项服务,必须搞好演艺活动,必须降低餐饮、购物等的价格。收了门票可以跟各个旅游服务商合作,跟各个旅游团体合作,有利润就有市场。
当然为了收取门票必须做好一系列配套服务,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,有了门票的收入,可以降低餐饮及购物价格,可以增加演艺项目,可以限制部分客流,增加购票游客的游览舒适度,可以增加宣传营销费用,形成一个独立景区正向盈利的良性循环。
与中原奇遇记及偃月古城比较,溱洧水城的确投资更大,古城做的更精细,水城概念更有吸引力,古城要想持久必须比文化,不是放在千年故纸堆里的老文化,凭借本地人明白的古老文化在那自我欣赏,而是能把古文化进行现代的翻译和转化。
这一点,开封清明上河园、万岁山,洛阳洛邑古城做的很成功,在古文化的基础上加上现代时尚元素,让古文化在现代发扬光大,他们抓住了流量,都走向了全国。同为河南的景区,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,他们把文化活化,把流量变成了留量,形成了景区的良性循环,值得河南的景区学习参考。
溱洧水城到底能坚持多久,从以上分析,相信大家都会有答案,一切看数据,实实在在的经济数据,这才是能否持久的动力。
河南景区旅游市场案例分析